深圳劳动争议数量仍居全国之最,员工预期利益诉求占主流!

2014-12-03
  南都讯记者张小玲
  深圳劳动争议群体性争议频发,一审案件每年在1.5万余宗至2万宗之间,绝对数仍在全国最高,其中涉及经济补偿金争议案占到八成以上。11月22日的2014年珠三角劳动关系论坛上,法外诉求、预期利益等新现象成争议焦点。
   
  劳动争议群体性争议频发
   
  2014年珠三角劳动关系论坛11月22日召开,论坛由深圳大学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研究所主办,邀请到专家、官员、劳动者等参加,就“珠三角劳动关系的回顾、变化与展望”等主题展开讨论。深圳市人社局劳动关系处调研员王国社介绍,从发案来看,深圳劳动争议群体性争议、集体争议呈频发状态,比三五年前高出很多,次数增多且罢工停工时间间歇期变短。“这和国外类似事件比较雷同,深圳已进入到后工业化时代特征明显,劳动集体争议范围呈地区性、规模性、产业性等特点。”王国社介绍,深圳制造业比较多,三来一补企业多,这些企业劳动强度大,加班工资不高易引起劳动争议。
   
  从目的来看,近年来,深圳员工诉求逐步多样化,是一种新的趋势。王国社解释,原来劳动争议引发最多的是利益被侵害后的诉求,比如工资没有按时发放、加班工资没有发放到位等,现在则更多是争取期望性诉求,比如经济补偿金问题较多,企业搬迁后的劳动关系解除的经济补偿,及政治上的诉求,员工要求参与及知情权益等,和以前纯粹是为经济目的不同。
   
  “因预期性利益罢工事件明显增多,企业搬迁重组时没有违反劳动合同法,但员工要求解除劳动合同支付经济补偿金,这是新的趋势和动向,处理时十分为难。”王国社介绍,员工诉求随着经济形势变化侧重点不同,经济形势好的时候,提出的诉求是提高工资,提高经济待遇及政治权利,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,提出的要求就是经济补偿金。同时,诉求表达方式更加理性、强势,突发性强。
   
  经济补偿金争议案占80%-90%
   
  深圳中院劳动争议审判庭审判员邢蓓华介绍道,2008年以前,深圳市中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大概每年有1万宗,二审案件为四五千宗。自劳动合同法实施后,劳动争议案件呈井喷式增长,2008年一审案件为3 .5万余宗,为以前的3倍。2009年二审案件达1 .5万余宗,此后每年的劳动争议案件较平稳,一审案件在1 .5万余宗至2万宗之间,二审案件则在6000宗之间,但绝对数仍在全国最高。
   
  2008年以前,劳动争议案件主要集中在劳动报酬、加班工资等类型。近年来,关注焦点在劳动关系解除时,及劳动合同单方解除是否合法等,其中涉及经济补偿金争议案占到80%- 90%,还有高温补贴、社保待遇等成为新的诉求。邢蓓华认为深圳劳动关系保护较为规范,企业恶意欠薪较少,但劳动关系存续期正在变短,一般工作年限是2-3年,获取经济补偿金成为最主要争议。另一方面,为争取更高待遇及管理方面的诉求,深圳劳动者集体罢工、怠工行为增加,劳资纠纷数量与经济形势成反比。
   
  劳动争议诉求还呈现行业特点,加工制造业主要是加班工资,零售业则主要是提成,高新技术则是高管待遇。“员工诉求多样化,多的诉求达10多项,有很多新奇诉求和主张。”邢蓓华介绍。
  

 评论:(已有2 条)

查看所有 2 条评论 >>>
  1.   189****6298   2015-07-19 17:22:16  
    政府对企业侵害劳动者权益监督缺失 导致劳动争议屡见不鲜
  2.   134****1215   2014-12-25 10:19:04  
    谁来拯救我?没见过那么黑的老板!黑心厂!

        登录  

Copyright ©2025 辰飞信息 粤ICP备06121791号-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