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孩生育老板头疼把责任全推给企业不科学

2016-12-09
  二孩政策全面落地,已近1年,现在是一个很好的观察窗口。这一年来,我们的二孩政策遇到哪些现实困难?目前来看,二孩困境最主要体现在:越来越多的人想生二孩、越来越长的产假和企业追求效益之间有不可调和的矛盾。生育,这是个人的私事,也是社会的公务,它不全是企业的责任。
  1
   
  二孩生育确实给一些企业、单位造成冲击,尤其是教育、医疗等女性密集行业。最关键的是,二孩育龄女性,很多都是业务骨干,失去她们的稳定输出,雇主面临真实困境。
  2
   
  中国的企业,已经承担了非常大的社保成本,不应该再承担巨大的产假成本。政府不能光说不练,应该给企业减税。
  3
   
  二孩对女性密集行业、部门产生冲击
  在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“人口时钟”上,此时此刻,2016年出生的人口已经超过1500万,这一数据,和卫计委此前预估的“全年出生人口超过1700万”比较接近。
   
  客观地说,自今年1月全面二孩落地后,民众的生育意愿超过了很多人口学者的预估,这是要承认的。而在此前“单独两孩”实施时,就连官方也坦承“效果远远低于预期”。
   
  这一现象不难解释,因为单独两孩政策目标人群约1100万, 而符合全面两孩政策的夫妇,有9000万对左右。
   
  二孩生育的具体的数据,还要等年底卫计委公布,但二孩生育,确给一些行业带来了冲击。尤其是女性密集行业。这里着重谈一下医疗和教育行业。
   
  这两个行业的领导,今年都为一件事头疼:她怎么又生了?
   
  据媒体报道,很多医院搞出了“怀孕指标”、“有序怀孕”、“三个月内不怀孕,取消怀孕资格”等奇怪的东西;广州一小学四年级学生张昊最近心情很不好,因为开学以来,他已经换过7个班主任,其中有一半老师因怀二胎而休假。有一个学校的校长更狠,把所有怀二胎的老师全部调去学校小卖部,这让学生在购买商品时,双方都很尴尬。
   
  而生育二孩的女性,往往已成长为业务骨干
  根据此前媒体的调查,生育二孩意愿最强的人群,年龄跨度在31至35岁。虽然符合二孩生育政策的夫妇有很多,但由于面临高龄等现实风险,不少人在做决定时是很犹豫的。
   
  31岁到35岁,这个年纪的职场中人,大部分已经成长为业务骨干,有些甚至还要带队伍,是同事中间的顶梁柱,是领导仰仗的左右手。她们不同于工作没几年去生第一胎的年轻女性,在职场上承担了更多的责任。
   
  因为二胎的放开,她们这群人突然怀孕了,确实会打领导们一个措手不及。据《凤凰周刊》报道,一些学校未雨绸缪,为了保障教学质量,提前让骨干班主任培养年轻教师,让她们尽快成熟,以备骨干教师怀孕的“后患”。
   
  二孩相比于一孩,最打乱公司(单位)安排的一点是:很多用人单位人员配置的年龄层次,仍建立在延续了30多年的一孩政策的基础之上。这导致在配置女职工时,只需要考虑她只生一胎这一可能。二孩政策的到来,让人员性别配置、年龄配置受到空前挑战。
   
  产假延长,又一次慷企业之慨
  企业面临的困境,还没完。配合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,全国很多省份都相继拉长了产假。刚刚通过的《西藏自治区生育条例》,甚至规定“女方每胎享受365天产假”。
   
  生一个孩子,就已经让很多单位戴有色眼镜看已婚未孕女青年了,何况两个?再何况延长产假?产假一年,用人单位每天都在脑子里回想:“您是跑我这来生孩子的?”
   
  全面二孩政策实行,对女员工较多的单位,特别是一些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,影响非常大。如果女员工扎推去生二胎,企业陷入瘫痪绝非危言耸听。
   
  显然,大幅延长产假慷的是企业之慨。问题是,没有一个企业是傻子,他有他的竞争性,在招聘员工、任命领导时,再也没有谁能替它慷慨。所以,政府若只负责慷慨,不负责补偿,其结果只有一种可能:针对女性的就业歧视会更加严重。
   
  大幅延长产假,是慷企业之慨
   
  那国外的产假是怎么回事呢?先看美国,低税收低福利(相对而言)的美国,虽有产假,却不存在“有薪产假”,是全球没有全国性法律支持这一权益的国家之一;高税收高福利的欧洲,男女都可以休产假,对企业也就没什么区别了(不存在因为女性要休产假而歧视女性)。
   
  中国女性的就业率,在全球范围来看都比较高,大多数家庭都是双薪养家模式。这既说明女性独立思维的进步,也说明单薪养家撑不起一个家庭的开支。如果女性因产假问题而遭遇就业歧视,对中国家庭的经济状况将是重大打击。
   
  若无外力介入减少负担,用人单位和怀孕员工的矛盾必将常态化
  这个第三方是指谁呢?指政府。很多人会说,又找政府啊?这件事,政府想不参与恐怕不行,在所有鼓励生育(全面二孩也是鼓励生育)的国家,没有任何一个政府光靠嘴说而不用出钱的。
   
  可能还会有人问:一个职场女性,生育下一代,为什么要政府即全体纳税人给予补贴呢?其中的逻辑在于,人口繁衍既是个人私事,也是社会事务。
   
  当政府认为社会生育率明显低于正常水平时,就会对生育行为进行鼓励,只不过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种不出钱的激励。而现代文明国家的一个标志,是政府直接越过家庭结构,为孕产妇女和儿童提供直接的、普惠的补助。把眼睛总盯着企业干嘛?
   
  政府出面干预有两个层面,一个是针对孕产妇的,由于很多国家实施家庭报税制度,这种补贴的针对性很强。中国不是家庭报税,没有根据家庭经济的实际状况进行个人税收减免,生育也没有额外补贴。第二个层面是针对企业的,主要是给企业减负。这里又分两种情况,其一,带薪产假中的“薪”,并非雇主发放,而是由政府支出,可向税务局或其他机构申请;其二,产假期间工资,由雇主支付,但公司为员工支付的产假薪水,可通过税收减免的方式获得补偿。
   
  中国的企业,已经承担了非常大的社保成本,不应该再承担巨大的产假成本,不能获得相应的政策补贴或者免税,就等于是对聘用女职工的企业进行“惩罚”。
   
  结语
   
  企业和员工之间的事,最好由他们自己协商处理,但不代表政府无可作为。对于二胎生育,只有政策利好,没有经济补偿,等于把责任全盘推向企业和个人。
  

 评论:(已有0 条)

查看所有 0 条评论 >>>

        登录  

Copyright ©2024 辰飞信息 粤ICP备06121791号-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