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首个“劳动法庭”厦门成立 可实现快速维权

2015-01-26
  想要告老板,可面对用人单位出现“一面倒”的弱势,怎么办?一种专门为解决职工和企业之间劳动争议的法庭——“劳动法庭”,1月24日在厦门思明区人民法院滨海法庭揭牌成立。据了解,这在全国尚无先例,作为解决劳动争议的新探索,这个专门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“劳动法庭”有望成为依法维护职工权利的“法宝”。
  据悉,近年来劳动关系领域出现新变化,劳动争议呈高发、多发态势。数据显示,2012年至2014年,思明区法院受理的与劳动争议有关的案件分别为670件、843件和628件,连续多年居高不下。这些案件还呈现了以判决方式结案占比越来越大,调解难度增大;涉案标的金额小;涉及人数众多等特点。
  但在发生劳动争议后,职工面对用人单位出现“一面倒”的弱势,取证难、程序多、维权周期长等难题,使得一些想通过法律维权的职工知难而退。思明区法院副院长张嵘表示,职工如今越来越多选择诉讼方式解决劳动争议,但进入诉讼程序的案件,一方面按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审理期限为3到6个月,必要时还要经过二审,审理周期过长,客观上造成争议得不到及时解决,加大劳动者维权成本,增加了矛盾激化的风险。另一方面,一些职工法律知识不足,遇到纠纷后不懂得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,影响了维权效果。
  “成立‘劳动法庭’可通过走专业审判的道路,摸索符合劳动争议案件特点的司法规律,依法有力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。”张嵘说,劳动争议案件多且标的小,亟须专业化快审快结,以实现职工的高效快速维权。成立“劳动法庭”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,“我们之前已经改革试点劳动争议案件专业审理,审理周期呈现下降趋势,以2014年为例,上半年劳动争议案件审理周期为76天,实现试点之后的半年,审理周期仅为55天,同比缩短27.63%。”
  记者还了解到,“劳动法庭”在今后还将立足专业审判,加大对劳动争议案件司法规律的研究,加大与工会等相关部门合作,建立化解劳动争议纠纷衔接机制,并成立厦门市总工会劳动法律人才培训基地,帮助工会培训法律人才,邀请工会调解员、法律援助进入法庭,加大对人民调解的指导力度。
  厦门市委常委、政法委书记、市总工会主席詹沧洲告诉记者,在工会参与厦门市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建设中,通过“一室两庭”设立,联合开设“法庭大讲堂”普及法治知识,特别是联合法院,率先迈出法治厦门建设富有战略意义的一步。“劳动法庭”的设立是还政于民的新的尝试,在总工会的“巡回审判点”更是有效的创新平台。 来源:工人日报 记者:吴铎思 通讯员 李剑婷 杨长平
  

 评论:(已有4 条)

查看所有 4 条评论 >>>
  1.   (匿名)   2015-11-17 16:41:31  
    想告老板门都没有,多数人帮有钱人说话,本地人更都帮本地人,还帮你外来人吗?老板用钱能买通所有关系,老百姓农民公拿什么来买,打官司请律师,用钱也会拖死你!
  2.   132****8558   2015-05-15 08:09:02  
    要全国推广!农民工的希望
  3.   131****6195   2015-04-20 17:23:33  
    我父亲再泉州市永春县下洋镇做煤矿受伤一年多了,已经是截瘫了,下半身不知道没有感觉了,大小便也不知道,直径得不到解决,多次找相关部门,但他们都以踢皮球的方式踢来踢去,有时候,我一天要跑七,八个部门,但是都没有给说法,他们互相袒护,我们又说不过他们又没有钱找律师,现在还在德化医院,有家不能回啊!家里八十多的爷爷奶奶天天以泪洗面。我该怎么办,难道农民工就没有维权的地方了吗,求好心人帮帮我吧,需要社会的力量来让大家都知道这件事情。求社会各界好心人士帮助,目前我们一家三口还住在德化县医院骨科十楼1050床,我的qq :285048306
  4.   136****7957   2015-01-29 09:16:41  
    厦门的领导是真正的人民公朴,老百姓的父母官。

        登录  

Copyright ©2025 辰飞信息 粤ICP备06121791号-11